我們日常生活中一般就把304不銹鋼叫304或者0Cr18Ni9又或者18/8,為什么沒有像雷軍那樣加上奧氏體三個字呢?因為所有3開頭的不銹鋼都是奧氏體,ASTM就是這么規定的,內行看到304自然就會明白是奧氏體,外行的話根本沒人關心什么是奧氏體。既然講到這就順便解釋一下什么是奧氏體吧,不銹鋼可以根據顯微結構或者組織結構來簡單地分成幾個大類,奧氏體就是一種鋼材熱處理之后形成面心立方形狀結晶的不銹鋼,這種結晶就叫奧氏體,有著這結晶的不銹鋼就叫奧氏體不銹鋼。
由于超級奧氏體不銹鋼高鎳高鉬而且含有銅、氮,故比較容易熔煉;易偏折、開裂等,因此超級奧氏體不銹鋼是不銹鋼中生產工藝要求最高、難度最大的品種,它是鋼廠工藝技術的集中體現。
最常用的奧氏體不銹鋼是304不銹鋼。它的成分含有18%的鉻和8%的鎳,有時被稱為18-8不銹鋼。但是,不建議將此名稱用于一般用途,因為這些元素的允許范圍中的公差與其他等級重疊。例如,SS316的鉻和鎳含量相似,但它還具有約2%的鉬,以提供額外的耐腐蝕性。在焊接或退火冷卻期間,在微結構晶界處形成碳化鉻沉淀物。在這些區域中,鉻以犧牲周圍金屬為代價來供給碳化物。鉻含量較低時,晶界存在腐蝕風險。通過使用碳含量較低的等級(約0.03%而不是0.08%)可以減少碳化物沉淀。奧氏體不銹鋼的低碳版本用后綴L表示,例如304L或316L。防止敏化的另一種方法是添加鈦和/或鈮,其優先與碳結合。